“大先生”于漪:为国家滋兰树蕙是一种幸福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3年09月04日 10:23:59
央视网 | 2023年09月04日 10:23:59
原标题:
正在加载

9月2日,12卷《于漪全集》修订版在上海图书馆首发。于漪今年94岁,四年前她获得共和国首次颁发的“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从教70余年,于漪开设公开课近2000节,培养三代特级教师,是无数中国教师心中的偶像。

站上讲台 用生命歌唱    

   

于漪1929年出生在江苏镇江。1937年日本侵略者长驱直入时,她就读的小学被迫解散。她至今仍记得在最后一节音乐课上,年轻的老师教孩子们唱的是《苏武牧羊》。  

经历了逃难之后,于漪辗转考到了镇江中学,这所学校的校训是“一切为民族”。      

在这里,国文老师教授《陈情表》中“茕(qióng )茕孑立”一词时,给她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

 

有很多人问于漪:“你为什么一辈子都在搞基础教育?”于漪说:“我自己深受优质基础教育的培养,师恩难忘。要把这些传承下来、要发展,要创新。”

18岁那年,于漪考入复旦大学。免学费、免生活费的教育系对于漪来说当然有现实的考虑,但更源于内心早就播下的种子。    

1951年,大学毕业后的于漪如愿站上了三尺讲台,成为原上海第二师范学校的一名历史老师。八年后,因为工作需要,她从历史老师转行教语文。  

   

她每次课前都要逐字逐句地推敲备课内容,课后还要写关于教学工作的总结反思,让每节课都不重复。被问及自己是否有一个信念?于漪回答:“我想做一个好老师,这是我的追求,切不可误人子弟。”为了成为一个不耽误孩子青春的语文老师,于漪每天晚上9点以前工作,9点以后学习,两三年下来,她把中学语文教师该具备的语法、修辞、逻辑知识,该具备的文、史、哲知识,该了解的中外名家名著全过了一遍。

她给自己立下规矩,不抄教学参考书,不吃别人嚼过的馍。1986年,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阅读于漪的手稿《学海探珠》时,曾拍案赞叹:“于漪教书简直教得着魔了!”   

教好每一个孩子  

正是因为对教育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于漪对学生的爱也是持久而强大的。她常说:“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学生就是我的天下。” 

     

在于漪的教育生涯中,她带过许多“乱班乱年级”,也重点关注过家长搞不定、想要放弃的孩子。有一个孩子叫蒋志平,特别调皮,在学校打架、逃课、欺负同学,后来他爸爸被气得不行,要把他赶走。于漪一边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住,一边跟他爸爸说这个孩子本质并不坏,家校要合力教育他。蒋志平喜欢装半导体,于漪就买来半导体让他装。那段时间于漪把蒋志平看做自己的孩子,每天带着他一起去学校,放学再一起回家。那个时候虽然经济紧张,但于漪总是想尽办法买好吃的给蒋志平。在于漪家里住了大概一个月后,蒋志平好像变了一个人,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到处惹事了,和父亲的关系也好了。    

   

因为把尊重孩子、爱孩子作为自己的信条,于漪总能找到让孩子爱上语文,爱上学习的方法。有个孩子数学很好,但是语文一塌糊涂。她发现这个孩子一天到晚裤脚卷在膝盖上面,脚上经常都是泥。原来这个孩子非常喜欢捉鱼虾,于漪索性就让他把捉的鱼虾养到她的办公室里,让他每天都来看这些鱼虾。     

于漪还把这个孩子的作文打印出来,在讲评课上读给全班同学听,学生们都很惊讶,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之前语文考试从来不及格。后来于漪只要周末不开会,就带学生们去博物馆看展览,培养他们的人文兴趣、开阔视野。

一辈子学做教师

1977年10月,上海电视台邀请于漪上一堂向全市直播的语文公开课,于漪选择了高尔基的《海燕》。

也正是在那一年,于漪带过的77届的两个毕业班,原本底子薄弱的学生们竟然在毕业时百分之百考取了大学。

1978年,工作突出的于漪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20世纪80年代中期,于漪被任命为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的校长。  

从老师到校长,角色虽然转变了,但她时刻心系学生从未改变。比如她发现学生倒饭现象严重,她就拿个脸盆,把扔掉的馒头从泔水缸里一个个捞出来。她就带着这个脸盆,一个一个教室去讲。

于漪常说:“我一辈子做教师,也是一辈子学做教师。”一身正气、为人师表逐渐成为全校师生的精神支柱,焕发新颜的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吸引了来自上海各区县优秀的初中生报考,为上海的基础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   

20世纪90年代初,于漪撰文《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这个观点被21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所采用,深刻改变了我国语文教学的模式。 

  

退休后,她逐字逐句审阅了从小学到高中12个年级的上海语文教材和教参。她曾经腰椎骨折,不得不卧床3个多月,但只要能坐起来,她就回到学校指导课题和论文,走进课堂听课评课。 

现在于漪虽然已经94岁了,但是,每天她还会坐在小桌前,写下自己对中国教育的看法和建议。    

在于漪看来,教育从来就不是结果,而是生命展开的过程。而对于她自己,就像钉在三尺讲台上的一柱红烛,那些许微光,在无限地延伸。  

来源:《面对面》、《朝闻天下》

点击查看全文

编辑:彭瑶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正在阅读:“大先生”于漪:为国家滋兰树蕙是一种幸福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