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中医理论,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丸散膏丹在中医里是传统的用药剂型,其中膏方是一种将药液提炼至合适的浓稠度,以滋补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剂型。
杭州河坊街热闹非凡,全城最知名的老字号药铺云集于此。
膏方在中国有近2000年的历史,它起源于汉唐,甚至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膏方应用和制作方法的记载。
一口百年紫铜锅,一杆陈年老竹搅拌棒。如今,杭州城里手艺最好的熬膏师傅就是俞柏堂。
俞柏堂的膏方到底有何高明之处?
中医吃的是良心饭
俞柏堂出生于医药世家,祖上四代行医。爷爷俞绣章15岁在杭州城里最大的药铺胡庆余堂当学徒。
从小跟着爷爷在中药铺长大的俞柏堂,药铺就是他眼里的世界。1979年,俞柏堂进入了当时的杭州人民药店工作。
从里做到外,是为了打好基础。一名出色的药工,不仅仅要学会炮制中药,还要熟悉各类药材的药性,看得懂医生处方的做法,才能熬制出一副好的膏方。
就这样俞柏堂从药店最基础的工作干起,两年后一次偶然的机遇,才接触到膏方的熬制工作。
每次在熬膏方之前,俞柏堂都会仔细检查每一味药。“中医吃的是良心饭,子孙饭。”这句话从俞柏堂的曾祖父那里作为过庭之训,如今也被俞柏堂挂在嘴边、记在心上。有一次,他发现顾客自备的药材里有一味药有问题。
他的徒弟不易做
在俞柏堂从业的四十多年里,随着社会发展,即便是中医制药这样传统的行业,也逐渐开始用机器加工替代手工制作。但像俞柏堂这样的老师傅,依然坚持手工熬制膏方。
为了让膏方这门流传了近2000年的手艺,能够传承下去,2008年,俞柏堂收下了两名弟子,他想把积聚了一辈子的经验传下去。
俞柏堂的每一位徒弟都要像他一样,从最基础的识药开始学起。闻药、辩药是膏方师的基本功。
入药的顺序,熬药的火候,俞柏堂近乎执着地遵循着传统熬制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
徒弟刘瑞龙已经学习熬膏多年,每一步的严格把关,老师傅有自己的标准,一边制作一边嘱咐。
仅是熬膏前的准备就要花上一天的时间,而这仅仅是考验的开始,制膏师傅对药性的了解,对火候的把握,膏体成色、加糖比例、挂旗等经验都依靠口耳相传。
熬膏是一场脑力与耐力的博弈。再简单的膏方背后,都凝聚着深思熟虑的匠心。膏方熬制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收膏,当锅内浓缩的膏用竹棒挑起向下流淌时,可以形成薄片状,就是所谓的挂旗。
每到收膏的时候,俞柏堂都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来决定膏的厚薄程度。
现在俞柏堂手工熬制一副膏方要花费两天的时间,从选药、润药到挂旗、收膏,俞柏堂的膏方比别人熬得慢,当他的徒弟比别人难。以一生的光阴铸一味好药,这就是俞柏堂膏方的秘诀。
来源:《平凡匠心》
点击查看全文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