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焦点访谈》 20240915 十六万公里的流动中国
来源 : 央视网 2024-09-15 20:07 内容简介 关注
《焦点访谈》 20240915 十六万公里的流动中国
简介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15日 20:07
  • 视频简介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2024年9月14日,龙龙高铁梅龙段开通运营,这意味着,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其中,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超4.6万公里,位居世界首位,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高铁营业里程的总和。中国铁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浓缩的当代中国自强不息、创新发展的历史。铁路网的日益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焦点访谈》 20240915 十六万公里的流动中国)
  • 栏目信息
播放列表 更多 >
往期查询>
精彩看点 更多 >
往期节目 更多 >
播放列表 关闭

正在加载...

关闭
播放列表 关闭

正在加载...

播放列表 关闭

正在加载...

主要内容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9月14日,龙龙高铁梅州到龙川西段开通运营。这意味着,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修建16万公里铁路是百年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所规划的设想。2020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考察,参观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在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相关规划图前驻足感慨:“只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建设16万公里铁路,这个100多年前提出的设想正在新时代走进现实。

  2024年9月14日,龙龙高铁梅州至龙川西段开通运营,为粤东革命老区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注入了新动能。此次开通的梅龙段虽然线路全长只有98公里,但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让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了16万公里。

  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就曾说过:今日之世界,非铁道无以强国。他在编写的《建国方略》中满怀希望地设想,要修建约16万公里铁路。但在当时,全国铁路总里程也只有10900多公里,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16万公里的设想被人称为“天方夜谭”。今天,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这一设想实现了。

  中国铁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浓缩的当代中国自强不息、创新发展的历史。今天,中国铁路年旅客发送量和周转量稳居世界第一,货运量世界第一,超过世界排名第二、三位的美俄两国总和。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超4.6万公里,世界第一,超越了世界上其他国家高铁营业里程的总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5万亿元,累计建成投产铁路6.6万公里,其中高铁3.8万公里。

  国铁集团发改部发展战略与规划处副处长邓立红:“我国铁路建设和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同时体现了铁路全国统一规划、全国一张网、全路一盘棋、运输集中统一调度指挥的体制优势。”

  今天,中国铁路不仅在营业里程上突破了16万公里,而且在总体技术水平上也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其中之一就是重载铁路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大同到秦皇岛的大秦铁路上,由210节车厢组成的重载列车常态化开行,一列车总长度就有2.6公里,载重2万吨,年运量最高达4.57亿吨,保持着单条铁路最大年运量的世界纪录;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南到江西吉安,长达1800多公里的重载铁路浩吉铁路贯穿南北,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开通运营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

  国铁太原局重载铁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刚:“比如说列车同步操纵技术,大秦铁路上2万吨重载列车编组210辆,由前部和中部两台机车同步牵引,要实现这两台机车齐步走,就要解决通信可靠性、周期循环制动、列车纵向冲动这三大技术课题,目前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重载运输技术体系。”

  中国铁路的自主创新,还有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复兴号”的诞生让中国高铁列车领跑世界。京张、京雄智能高铁在世界上率先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京沪、京广高铁等主要高铁通道实现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

  在高铁建设方面,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能在各种气候环境和复杂艰险地质条件下建设和运营高铁的国家,建成并运营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和先进铁路网。

  截至目前,“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建成运营规模达80%,京沪、京哈—京港澳、沪昆、广昆等通道已实现贯通。高铁覆盖全国96%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

  8月30日,新建四川成都至青海西宁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开通运营。川青铁路,就像一部“高原天梯”,穿梭在中国地貌第二、三阶梯的交界处,相对高差在1000米以上,沿线11次穿越活动断裂带。

  邓立红:“它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网地位作用十分突出,它连接了四川、甘肃、青海等省,同时也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铁路围绕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川青铁路是一条促进乡村振兴的“黄金纽带”,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及交通不便等因素,川西北等地区面临着发展困境。川青铁路开通后,成都到九寨沟、黄龙、三星堆等旅游地时间将大幅缩短。

  邓立红:“铁路作为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具有普惠性、公共的属性,在铁路规划建设过程当中,我们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便捷出行作为我们服务的根本。”

  在中国大地,有一个有趣的场景,我们既可以看到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在飞驰,也可以看到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的“慢火车”在开行,这样的“慢火车”覆盖22个省区市,停靠691个站点。

  邓立红:“慢火车为沿线居民提供一种普惠性的服务,我们始终坚持国家铁路、人民铁路的定位,坚持开行公益性慢火车,实现低票价、站站停,满足沿线居民的便捷出行,为保证公益慢火车的公益性,我们坚持28年没有涨价,票价远低于公路的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论证、科学规划,铁路建设要算大账”。十八大以来,中国铁路高质量推进铁路规划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等经济不发达地区,铁路建设投资5.4万亿元,共有145个县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铁路覆盖了全国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和重大民生工程,铁路一头关系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

  国铁集团货运部货运价格处处长肖睿:“国铁集团开行了大量的大宗直达列车,用稳定的运力保障货物稳定的运输需求,为企业的供应链保障提供了坚实的运力基础,不同速度等级的班列适应不同货物的需求,覆盖了主要的城市以及沿海的主要港口。”

  广西北部湾钦州港东站,过去是一个只有2名职工的海边小站,随着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铁南宁局沿海铁路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廖刚:“这些年,我们大力推进通道项目建设,广西铁路出海通道干线全部实现电气化,北部湾主要港区实现进港铁路全覆盖,打通铁海联运‘最后一公里’。”

  在钦州港东站,铁路部门陆上通道运输能力与北部湾港海上运输能力,得到了有效衔接,货物运输流程得到优化,形成了铁海一体的联运体系。

  国铁南宁局沿海铁路公司钦州港东站站长黄江南:“钦州港自动化码头与铁路之间隔离墙拆除后,现在海上来的货物在这里下船即上车、西部地区来的货物下车就能上船,实现无缝衔接,装卸效率得到稳步提升,每箱货物还可以节省100多元。”

  2016年中欧班列统一品牌后,“朋友圈”不断扩大。中欧班列联通中国境内123个城市,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4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108个城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了亚欧全境。依托中欧班列的开行,仅德国杜伊斯堡港,就吸引上百家物流企业落户、创造2万多个就业机会。

  深化共建基础设施做到“硬联通”,推进共商规则标准实现“软联通”,促进共享发展成果逐渐“心联通”,中欧班列对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8月5日,中老铁路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日子。中国老挝联合培养铁路人才首批14名老挝籍火车司机获得铁路机车车辆驾驶证,成功实现独立值乘。

  2021年12月,中老铁路正式运营通车,客货两旺,国际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彰显,2023年9月,雅万高铁正式运营,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金字招牌”。中国高铁,正在凭借自己特有的优势走向世界。

  国铁集团国际部交流合作处处长李聪:“根据世界银行2019年的关于中国高速铁路的一份报告,中国高铁的建设成本相当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同类项目建设成本的三分之二,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多年成熟的建设经验以及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今天,中国铁路还在继续一站又一站、一程又一程地延伸。2019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中国铁路是国家铁路,是人民铁路。铁路网日益完善,不仅为国内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也在国际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铁路梦,机车梦,唯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唯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面向未来,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国铁路的世界领先优势,才能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甄涛 责任编辑:刘亮
全部评论
热播榜 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