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讲堂》文史版,旨在“观复而知新”,回望过去,观照现实,探究历史和文化新的内涵。其内容重在“探秘中外法律文化”,感悟先贤的才智思辨,挖掘经典文化的时代脉络和人文气息。
文化可以很幽默,文化可以很温暖。初一到初七,龙大轩教授带您品读“中华法文化”。看法宝、听演讲、敞开说,一天一话题,一幕一精彩,社会与法频道春节特别节目《中华法文化》,邀您倾听文化的声音。
《法律讲堂》文稿、图片及视频资料的版权属于中央电视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关键字
在河北石家庄无极县,有一块明朝嘉靖年间立下的石碑。石碑上面有36个大字,它被后代无数的官员当作座右铭,其中“公生明,廉生威”六个字更被视为至理名言。那么,这座石碑有着怎样的来历?围绕着“公”和“廉”这两种古代良吏最为重要的品格,又发生了哪些动人的故事? 在河南南阳,有一块清代的感恩碑,它是当地百姓为纪念知县陈凤友立下的。立碑的缘由并非这位知县建立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功勋,而是与普通的蔬菜有关。
2月24日至26日,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多本《法律讲堂》栏目系列图书亮相订货会。订货会期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举办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史遗产——张程《天下大政:中国政治制度史话》读者分享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5周年之际,2月21日下午,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提高一体化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研究”开题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2021年4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律讲堂》栏目受邀赴湖南大学参加“中国古代经典中的法理”研讨会暨法理研究行动计划第17次例会。 《法律讲堂》栏目副制片人陈德鸿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弘扬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电视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