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慢对花灯调》+《编花篮》 表演:姜 婉、周 彬
【选曲理由】
1. 河南最经典民歌之一
2. 《慢对花灯调》:《编花篮》旋律一样。作词:河南作协诗人钟婷润,作曲:河南检察院离休干部郭复善。歌曲《编花篮》就是在镇平民间歌舞“九莲灯”组曲中的“慢对花灯调”的旋律一样,并由著名歌唱家朱逢博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夜间唱红大江南北。将棉花比做一朵朵盛开的牡丹花,表达了一位漂亮姑娘丰收时的心情。此曲是“九莲灯”的代表曲目之一,流传在河南省南阳市新安县,被广泛传唱,有浓郁的河南韵味。目前,我们已经找到了还健在的唯一的一位传承人申敏华,她手里还保存着早年间《九莲灯》表演的视频和图片。九莲灯,又名“对花灯”,是流行于当地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距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历史,因表演时由九位演员手持莲花灯载歌载舞,并不断变换队形,拼对出一系列不同的图形或文字而得名。九莲灯的唱腔朴实,舞蹈优美,唱词内容也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是当地广泛传播并倍受群众欢迎的艺术形式。
九莲灯表演时是边唱边舞,它的音乐主要由声乐和 打击乐以及后来加入的唢呐音乐组成。声乐部分的曲调主要有“快对花灯调 ”、“慢对花灯调”、“出嫁歌”和“呀哟调”、“旱船调”、“赶会调”、“莲花落”、“叠罗” 等几个流传在民间的灯歌小调与曲牌。关于九莲灯的起源,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如民间艺人师德显沿袭祖辈所说,认为九莲灯兴起于一百多年前的清末,当时社会秩序混乱,民风败坏,村上一些年轻人常无事生非行偷鸡摸狗聚众赌博之事。村中著名老中医陈布泽对此状甚为担忧,凭其长期行医所形成的社会威望和本身的艺术特长组建了花灯会,在剧情上主要是根据传说中九仙女下凡的故事进行编排并起名为九莲灯。此表演吸纳了一批青年人,表演形式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对改善大陈营民风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种说法源自高连锁长期对《九莲灯》起源的考证,尤其是1961年大陈营民间艺人陈足至所说被其采信。该书认为九莲灯为清末白莲教传道工具,后被大陈营陈布泽编创为民间歌舞并为陈家祖传至今。上述两种说法虽然有较大出入,但两种说法都认为九莲灯艺术是清朝末期由大陈营村的陈布泽所创。
有趣的是,九莲灯所描写的是九位仙女来到凡间观花灯、对花灯的场景,剧中由九位演员扮演仙女。演员的组成在解放前后有很大区别。解放前所有演员均由男性扮演,演员穿大红襟布衫绿裤子、戴女性头饰,间或也用男装出现,身挂吵铃勒白头巾,多为公共场地表演。解放后女性演员走上舞台,装饰也更加丰富。姜婉:申老师(编花篮传承人)的第一位徒弟。
周彬: 河南人,在学声乐,喜欢唱歌,会方言版唱法,比较擅长河南“编花篮”,豫剧,和南阳九莲灯。在来北京工作之前,在河南有自己的工作,当时有一场比赛,比赛的平台很好,在河南南阳分赛区,老师推荐她去参加,当时她很不愿意参加比赛,在比赛当天老师骑着电动车带着她,还下着大雨,也正是因为这场比赛让她有机会留在北京发展。很感谢亲人,一位很重要的亲人,自己的二姑,是一位唢呐演奏家,二姑以前参军入伍,受了很多苦,在生活中二姑会给周彬指点困惑,告诉她向前看,二姑也是她的榜样,向她学习。
3.《编花篮》的创作者
钟庭润,出生年月:1935;民族:汉族;河南登封人。1951年后历任登封县小学教师,河南省《群众艺术》编辑,《奔流》编辑、诗歌组组长。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好歌唱给毛主席》、《新媳妇走娘家》、《编花篮》等。诗集《好歌唱给毛主席》获河南少儿文艺创作一等奖。郭复善今年已86岁高龄,出生在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一个贫苦之家。郭复善早年参加了八路军,主要搞文艺创作。后来,他被调进部队的乐队,面对一大堆陌生的乐器,他从零开始,一件一件地学,一点一点地向人请教。新中国成立后,郭复善先到河南省歌舞剧院担任指挥,后转到省文联任曲艺编辑。
1958年年底,郭复善还在河南省歌舞剧团做乐队指挥。有一天,他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了一首歌谣——《编花篮》。 第一次读到如此清爽朴实的歌词,郭复善被深深打动了,一时间激起创作灵感,他当即决定谱出曲调。曲子的创作是在非常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完成的。那天是星期六,郭复善飞快地写出五线谱,几乎一气呵成,用了不到两个小时便谱出了曲子,下午又简单修改了一遍,觉得挺满意,第二天,就连同歌词寄给了当时国内著名的音乐刊物《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