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迅:找到血液里尘封已久的声音
这次采风,我去到了我的老家江苏,这趟经历让我对民歌有了新的认识。相比起西藏、内蒙古、新疆等西北地区那种热情奔放、激情澎湃的曲风,江南民歌虽然相对婉约,但却彰显出了一种不一样的蓬勃之气。
在江苏扬州的“民乐之乡”邵伯镇,我找到了当地经典的劳动民歌《拔根芦柴花》以及它的传承人王瑞如。虽然是第一次听,但却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许这就是尘封在我血液里的声音吧!《拔根芦柴花》是一首被广为传唱的秧田歌曲,是在农民们插秧劳作时唱的,曲中透着浓浓的山野气息。为了更深切地感受这首民歌的意境,我也撸起裤管下水插秧啦!别小看插秧,真真地得算是技术活,不能站着,也不能蹲着,只能弓着腰撅着屁股,慢慢往后退着插,不仅如此,我还亲手触摸到了属于人类的财富——有机肥,真真正正感受了一把劳动人民的辛苦!
朱迅:血液里的声音
“你祖籍在苏州,就去江浙采歌吧。”
领了任务,我并不激动。
做《民歌中国》多年,云贵上的高亢、青藏上的悠远、黄土上的呐喊、草原上的忧伤,那种生命的挣扎与顽强,常让我泪湿眼眶。与此相比,富饶的江南水乡浸泡出的小调,太过婉约,并不能让我这个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张苏州脸,一颗北京心的女子感到震撼。
没有和头儿讲条件的习惯,背起包、上火车、下了火车、进稻田。现在正是插秧的季节,有机田的景色是优美的,味道是——“酸爽”的。雨后田里黑黑的泥土如丰腴的女人,诱着翠绿翠绿的秧苗。哪儿还忍得住,撸起裤腿,蹬上高靴,我下水插秧。秧田里早已站了一排排的女人,她们九十度躬身,用手把水下的黑泥抹平。我学着她们的样子干,脸贴近水时熏得几乎睁不开眼。一会儿腰就痛得像要断掉,索性蹲在水里,样子实在不雅。这时歌声响起,《拔根芦柴花》是在江南农家干活时最常唱的一首插秧调,一排排女人弓腰、撅臀,插秧、后退、歌不断、手不停。一曲过后,女人们直起身,涨红脸,望着眼前的绿,就像看着自家的囡儿。
从秧田出来,走进这首歌的首唱许进英奶奶家。奶奶快八十了,耳聪目明,四世同堂。奶奶说,这首歌是她小时候蹭在她奶奶脚边学会的。原本的歌词是“大米好吃田难种,粑粑好吃磨难推……”歌即是话,话即是歌,这样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用如此简单的道理培养出了八个博士。
短短48小时,我沉浸在江南水乡的歌声里。歌声中没有苦涩,是水灵灵、翠绿翠绿的。第一次接触,第一次聆听却有一种久违的感觉,说不清是为什么?这也许和血液中的某些东西有关。它打开了我对老家封存已久的情感,只要歌声响起,身体里流淌的血就会告诉我:
这里是久居海外的八旬老母,每年定要长途飞回看一眼的江苏老家;
这里有父亲直到临终时还惦记着的那段评弹、那盘河虾……
张蕾:心底多了一份遥远的牵挂
这次采风,除了回到老家山西寻觅《桃花红杏花白》,我还去了另外一个以前不太熟悉的地方——广西那坡县的黑衣壮族地区,在那里,我不仅找到了经典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和它的前身《石榴青》,还收获了一份温暖的记忆。
说起这趟旅途,用“风雨兼程”来形容丝毫不为过。由于目的地比较偏远,节目组只能在南宁下飞机,然后连夜驱车前往那坡县。山路崎岖,加上路途漫长,我们每个人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盯着夜路。到达那坡县后,我们又走山路去到黑衣壮族聚居的地方。山里的天气晴雨不定,大雨来得急,说下就下。然而全队就只有两位女同事带了两把太阳伞,还全都贡献出来给摄像机遮雨了。于是,我们大家就都被大雨给浇了个畅快淋漓!
在目的地等着接待我们的壮族老乡们见此情景,赶紧现生火盆,给工作组人员取暖。火盆很小,显然无法满足我们这么多人的需求,而且我还穿了牛仔裤,因为料子很厚,不易烤干,就一直湿嗒嗒的黏在身上,冻得我瑟瑟发抖。在火盆旁边围坐着的老乡当中,有一位阿姨不怎么说话,看上去憨憨的,见我一直在打寒颤,就无声无息地回到屋里,拿出一打洗的特别干净的黑衣壮族的衣服交给我,让我换上。在接到衣服的瞬间,我那被寒雨侵蚀过的肌肤似乎霎时有了温度,一股暖流袭上心间。我换上了阿姨的爱心衣服后,感受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干爽!这次录节目,阿姨还特意托人把那套衣服带给了我,正是这件事,让我觉得世界上又多了一个能让我牵挂的人。
管彤:不就是爬山吗?小菜一碟!
《康定情歌》应该算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民歌了吧!这次去到它的发源地,我从心底觉得自己与这片海拔4000多米的土地神交已久。看着高坡上的“康定情歌”四个大字,再抬头仰望蓝天白云,着实令人心旷神怡。这么美的地方,没有一点难忘的记忆岂不可惜?
在出发采风前,节目组知道我平时不善运动,体能不强,甚至没有敢告诉我这次还要爬山!当他们把我成功地骗到了山脚下的时候,望着眼前的一切,我真是有苦说不出!团队的小伙伴们也替我捏了一把汗。本来以为这次出来就相当于是一次文化旅游了,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面对眼前的山,即使发憷,也还是要完成这次的任务啊~~
关于这趟爬山,我特别要说的是:我觉得自己这次的表现真的特别棒!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爬山过程中,我不仅坚持做表率,一直在最前面带队,鼓励大家勇往直前,而且原本3个小时的爬山路程,仅用两个小时就完成了。这突如其来的成就感让我激动了好久……
马跃:冷热两极够刺激
这次采风,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两个地方是西藏和三亚。
这已经是我第六次进藏了,之前从未经历过高原反应,而这次却特别强烈,这也算是留下了一次不一样的进藏记忆吧!在找寻民歌的过程中,我们从拉萨上火车后,还在车厢里遇到了一群当地的高中生,大家一起欢快地唱起了歌,气氛十分热烈。
说到三亚,我和我的团队去到了万泉河边,经过1个多小时的跋涉找到了民歌起源的村子和一位已经95岁高龄的老奶奶。这位老奶奶曾和红军一起生活、战斗过,和红军一起唱歌、一起改编歌曲。老奶奶还为大家清唱了一曲“啰呢调”,“啰呢调”听上去有些耳生,但却有着不小的来头!经过老奶奶的详细介绍,我们才知道,原来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万泉河水清又清》,是先从“啰呢调”改编为《五指山歌》,然后又经过一定程度的改编,才演变为《万泉河水清又清》现在的模样的呢~
小尼:我说我在内蒙古划船你信吗?
小尼这次也去了不少地方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数内蒙古的乌拉特中旗,那里是内蒙古民歌《鸿雁》的诞生地,而它的前身是一首叫做《鸿嘎鲁》的歌。关于《鸿嘎鲁》有两个传说,一是说它是一首乌拉特敬酒歌曲,一般是在出征前夜,小伙子唱给父母、情人的歌曲;二是指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主人公鸿嘎鲁和她心爱的小伙子前后牺牲在保卫家国的战场上。
其实很早之前就想去内蒙古耍耍啦!这次这么好的机会,不光能听歌,还能交朋友,还能旅游,可不能放过!于是在采风过程中,我就妥妥地欣赏了一番乌拉特的美景。如果我说我在内蒙古大草原划船了,你会相信吗?——你看我说的这么真诚,当然是真的咯!我在乌拉特美丽的牧羊海上乘着小船,感受湖中芦苇的荡漾,感受微风划过脸庞,感受都市没有的静谧,惬意极了。真的向广大朋友们推荐乌拉特这个美丽又神奇的地方,一起来感受这片净土吧!
李思思:大自然才是民歌最好的听众
带着任务,我去了云南的无量山找寻“彝族打歌”和“海菜腔”的踪迹,还找到了不久前刚在春晚见过面的跳菜舞演员高洪章。
在采风过程中,看到山水环绕的村落,遇到当地热情淳朴的人们,听到原生态接地气的民歌,我有了很深的感触。以前总觉得民歌都是来自大山,对自己来说有些遥远,通过这次走访,我发现民歌不光是唱给观众听的,更多的是唱给大山,唱给大树,唱给河流,唱给大自然的。大自然给予民歌的回馈才是最有力的回馈!
真正的民歌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跨越语言,直达人们的内心的。“民歌大会”只是为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让我们能有机会听到那些来自大自然深处的声音。
维妮娜:新疆的热浪让我无法抵挡!
借着《中国民歌大会》这次采风的机会,我正好回了一趟老家新疆。虽然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疆姑娘,但之前却从来没有去过哈密,这次的采风也是我的“哈密首游”哦~
在哈密,我看到了很有特点的维吾尔古代建筑,那是我以前在家乡的时候没有见过的。还遇到了一群漂亮的姑娘和帅气的小伙儿。维吾尔族的人们都是出了名的热情好客,我还被好多人邀请去家里吃饭做客、摘葡萄呢!虽然大家素不相识,但却能在一秒之间一起“打起手鼓唱起歌”,这扑面而来的热浪真的令人无法抵挡!
任鲁豫:民歌是跨越语言的心之所向
去老家河南找寻几近失传的“九莲灯”可不是我这次下基层采风的唯一目的地哦!令我印象很深刻的还有在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民歌之旅。
在肃南,我找到了裕固民歌的传承人杜守兰老人。老人虽然已入古稀之年,但精神依然矍铄,看到我们的到访,她热情地为大家演唱了裕固族的民歌,可能是因为感情很深,老人唱完后不禁眼含热泪。在场的其他人即使语言不通,却也都十分感动。
在我看来,这就是民歌的魅力,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形成内心的共鸣,让人的心为之一动。这种民歌所包含的文化正是裕固族的根,也是中华民族的根。
宫岩: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我这次是去到了黑龙江八岔乡的赫哲族,在那里,我结识了当地的原生态歌者孙中馗,除了听他唱民歌外,还随着他一起体验了一把江上打鱼的乐趣。孙中馗从事着赫哲族民族文化的保护、发掘、整理和传承工作。他告诉我,每年他都会找时间回到船上打渔,他觉得只有真正地存在于赫哲族这种的原始生活方式中,才能更好地发掘赫哲族文化根源。
这次的采风,在探寻民歌的过程中,我还发掘了关于生活的真谛——一个人,只有记住民族的根源,才能找到未来的方向和前进的力量,并支撑我们笃定前行!这是我从孙中馗身上学到的,也是从整个赫哲族人民的身上学到的!讲真,我的这一趟,不虚此行!
张泽群:民歌的传承永不停歇
广东音乐是极具鲜明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的乐种,我这次就带队到广东的坦洲镇找寻广东的经典民歌——“咸水歌”!
咸水歌的曲调时而激昂奔放,时而婉转柔情,歌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劳动者劳作时的幸福。这么美妙的民歌,没有传承人怎么行呢?当地的老乡说,相隔不远的东升镇有一个“民歌小学”,那里的孩子都会唱民歌,民歌就是这样代代相传下去的。
民歌作为一方水土生命力的来源,老师教给学生,学生又变成老师,一代又一代永不停歇地让广东民歌的旋律就这样传承下去。这种薪火相传的感觉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想,这也正是“咸水歌”能保留至今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