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回溯中国民歌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灿若繁星。从上古歌谣、先秦《诗经》、到汉代“乐府”、唐代“竹枝词”,再到明清“时调”,以及近现代民歌,那些回荡在历史长河中、气势磅礴亦或吴侬软语的时代表达,无一不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国民歌大会》题记
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粹,中国民歌无疑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性格、气质,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孕育出中国文化艺术的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例如江苏扬州邵伯镇的民歌《拔根芦柴花》,是早年间人们在插秧过程中创作并传唱下来的;《祈雨调》则传递的是一种苍凉氛围,是人在自然面前感到的一种压力。
针对民歌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全国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田青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社会在获得物质基础满足的同时,开始转而守望精神家园,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弘扬和复兴。民歌由历代劳动人民集体创造,仅靠口头传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一,而包括民歌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DNA。
文化向来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根本,在现代化的今天,如何看待和“传承传统文化”,无疑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此次央视能够集结这么大的力量,给民歌一个展现的平台,非常有意义。传统文化包含了诸多方面,除了有文字记载的经史子集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问到如何评价《中国民歌大会》时,田青说道。
而之所以能够纳入到“非遗”名录当中,无论哪首民歌,都是将民族的浪漫主义情怀照进现实生活,使生活更赋文化气息。与其说是将民歌纳入“非遗”,不如说是广大人民想把民歌这种文化保存下来,把人们心中的对本民族自身的认同保存下来。
田青坦言,“从《中国民歌大会》里,不仅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历史,而且通过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祖先所创造的精神文明能够很好地产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向心力,央视在这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