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中国民歌大会》之共饮一江水(下)长江两岸歌飘扬

CCTV专区 CCTV-3综艺频道 来源:央视网2016年10月06日 14:09 A-A+

      我们经历了河水天上来,走过了长歌万里行,今晚将为大家带来的是“共饮一江水”的下篇,看来自贵州、安徽、江西、重庆的歌手们演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民歌及民歌故事。

      来自贵州的黎平县侗族大歌艺术团带来了令人期待已久的“侗族大歌”,成百上千人的合唱出现在民歌大会的舞台上,气势豪放、势不可挡。侗族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以歌为乐,视歌为宝,以“会唱歌、多唱歌”为荣。有趣的是,侗族大歌都是无伴奏合唱,侗家人自幼便要学习如何唱歌,在对自然的观察中模仿自然的声律,每逢村落里侗族大歌唱响,男声,女声,中年人,老年人,儿童混在一起,形成无以匹敌合唱形势,唱出歌声的纯净,族群的和谐。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一方水土也打造一方歌,祖国大地的每块土地上都能找到专属于自己的歌声。今晚,来自安徽的歌手倾情演绎了安徽民歌中五河民歌代表作《摘石榴》,该曲目起源于五河县民歌之乡小溪镇小溪村。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不满父母包办婚姻,追求自由恋爱,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而另外一首《对花》则是黄梅戏《打猪草》选段,说起民歌与戏曲,他们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戏曲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吸收民歌,参考其他曲调,慢慢形成的。称歌为母,戏为子,再合适不过了。

      让我们将关注的焦点移到江西,江西被誉为民歌之乡,正如一首流传在赣南的山歌所唱:“一把芝麻撒上天,肚里山歌万万千,唱到南京北京转,转来还唱两三年。”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歌曲《十送红军》,就取材于江西赣南采茶调,是因为赣南是客家人的聚居之地,也是当年中央苏维埃的政府所在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红色文化与客家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当地百姓为了感谢红军,将原本描述爱情的民歌改编歌颂红军,因此诞生了一批批优秀的红色民谣。

      这些红色民谣,在整个中国的革命战争当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在飘飘红旗下,人们不能够忘记那些为革命献身的烈士,同时也不能忘记曾经供养了这些烈士的土地以及在这个土地上诞生的民歌。不忘历史,共创未来!

      我们再来到重庆,这方土地上孕育的,是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重庆的劳动号子就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节目中所展现的川江号子和抬石号子,就是其中的两种。号子类的民歌力量十足,向人们传递出一种积极拼搏的精神。

      民歌大会的舞台上,长江流域的民歌唱响就告一段落,但现实生活中,民歌永不会断。“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水的流畅,让水边文化也融会贯通,长江流域的民歌,不仅有普遍印象中江南水乡的婉约,也有金戈铁马、雄浑豪迈的气势,同黄河和塞北的大漠孤烟完全没有区别。我们忍不住一遍又一遍赞叹,生长在中华大地上的人民创造了如此灿烂的文化,这种文化永远都值得弘扬。






收视TOP榜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