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中国民歌大会》之大海故乡情(上)踏着海浪寻歌声

CCTV专区 CCTV-3综艺频道 来源:央视网2016年10月08日 12:38 A-A+

       央视网消息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民歌宝藏无处不在。在饱览过了江河流域的民歌瑰宝之后,不妨再走向沿海,看看住在海边的人们又创造了哪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歌吧! 

      “碧树藏蛮逻,清歌发蜑舟”,明代汪广洋的《斗南楼诗二首》中便可见广东“咸水歌”的身影。“咸水歌”的诞生,最初是疍家人为了抒发生活的孤寂和苦闷随口而唱,后来经过传承和发展,成为了疍家人一种重要的精神生活载体。疍民无论是婚丧嫁娶,互诉衷肠,或是唱山唱水,唱花唱月,都以咸水歌作为一个重要载体。《落雨大》是广东粤语地区尤其是广州市区内代代相传的童谣,歌词从一个儿童的视角出发,充满了童言童语童趣。


         紧接着,咱再去看看与广东一水之隔的海南,来找寻人人耳熟能详的红歌《万泉河水清又清》的根源。这首歌最初是起源于黎族民歌曲调之一的“罗尼调”,先改编为《五指山歌》,后来有将音乐素材进行加工,才变成了现在的“万泉河水”。儋州调声是流传在海南儋州一代的民间歌曲,可歌可舞,据说是海南当地人非常喜爱的广场舞,也具有浓郁的海南民风。


        在感受过了南方的海风之后,转道北上,去听一听河北的《小放牛》。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有不少耳熟能详的童谣,由于旋律简单,节奏欢快,因而朗朗上口。童谣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通过简单的叙事,浅显的歌词,能够在小孩子的心中播种民族情感,留下属于故乡的回忆。

  
       从欢快的童谣中暂时走出,再来欣赏一下另一个沿海城市——辽宁省的民歌。王超、杨兴力给我们带来了《反正对花》。这两首歌中用的“对花调”是我国民歌中常见的歌唱体裁,从正月唱到12月,再从12月唱到正月。“对花”就像一部民歌宝典,各地都有不同风格、不同版本的“对花”在传唱,其中不乏妙趣。
 


       依水而生的人,也喜欢依水而歌。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与水有关的民歌所表达的文化意蕴,透视出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情感世界。这期的“大海故乡情”有没有勾起你的乡情呢?跟着《中国民歌大会》的现场一起哼唱几句吧!别忘了明天最后一期节目哦。 

 






收视TOP榜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