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9月21日,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歌大会》在北京召开项目发布会。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总监兼大型节目制作中心主任郎昆、中国民歌大会节目总导演邹为等领导及主创人员参加了发布会。民歌是人生百科,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当自己家乡的民歌一响起,其中熟悉的、真挚的乡情乡韵就会唤起浓浓的思乡愁。发布会上,在主持人朱军的带领下,大家分别就民歌背后所蕴含的“民歌教育”“民歌传承”“民族文化”等话题做了深刻探讨。
郎昆
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总监兼大型节目中心主任郎昆出席《中国民歌大会》第二季媒体见面会并致辞。他表示,在“央视文化节目元年”将继续攀登艺术高峰,力求做到“站位高”、“品质高”、“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坚守国家气质、民族精神、央视品质,用丰富多彩的民歌打造一场民族文化盛宴!
邹为
节目总导演邹为介绍,第二季我们为自己拟定的创作目标是,制造中国民歌景观,因为只有一档有高度、有温度、有厚度的景观式节目,才能配得上浩如烟海、璨若繁星的中国民歌。
朱军
现场还发布了一个惊喜彩蛋,不会说相声的画家不是好歌手,一个被主持事业耽误了的魔术师,这就是朱军——中国民歌大会上闪耀着“高能”光环的MC!
发布会现场启动了#我用民歌唱家乡#新媒体活动,迅速攻占了微博话题榜,一举掀起了用民歌来抒发胸意,表达乡情的热潮。
“原生态+经典民歌”构建原生天籁 增加百人团设计拓宽受众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少数民族能歌善舞,长期以来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艺成果,这是我国文艺的瑰宝,要保护好、发展好,让它们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粹,中国民歌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性格、气质,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以说,民歌是记录一个地区历史记忆的有声史书,也是呈现该地域劳动人民生活情态的质朴白描。
“第二季”增设百人团,其成员是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民歌爱好者
《中国民歌大会》第二季在“第一季”的成功经验和创作模式上继续推陈出新,增加了百人团的设计。百人团的成员是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民歌爱好者。在节目中他们不仅会跟歌手进行民歌知识问答的比赛,还将演唱很多极具地方特色的民歌。这样的设置,不仅丰富了节目的知识性,增加了节目的包容性,拓宽了节目的受众面。而且,进一步加大百姓主角力度,使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民歌背后的故事和文化,更好地展现蕴藏于普通百姓中的人生正能量。
在节目中,“原生态民歌”表演部分体现出传统中国民歌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厚历史积淀,具有了保护民族文化血脉的意义。“经典民歌”表演部分则展示出与时俱进,创新的力量,艺术家们取其精华在融入现代的表达手法,让民歌能不断发展,常盛不衰。
“知识普及+教育传承”引发新思考 律动中国唤起文化自信
目前,第二季《中国民歌大会》共涉及到159首歌曲,涵盖了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包含了40多个民族的传统民歌及经典歌曲。从创作时间上看,有85首传统民歌,66首经典民歌。
159首民歌中,涵盖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全面、爱国主义、幸福小康、乡愁、亲情、友情、爱情、生活、劳动、习俗等各个体裁。
节目在民歌知识的问答方面,从难度上,力求达到“温故而知新”;在布局上,力求达到“由浅入深”;在方式上,在诗词、汉字等大会系列的基础上,增加视听题,突出民歌的特质,力求做到中国民歌的普及化和大众化。
嘉宾点评对民歌文化及精髓进行二度诠释
“歌声里的故事+歌唱者的故事” 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
《中国民歌大会》的框架是竞技,目的是展示。歌曲展演,嘉宾点评对民歌文化及精髓进行二度诠释。节目不但传播民歌知识、展示民歌文化,还让更多人了解了每首民歌背后的精神价值。
歌声中,观众听到了家国情怀,听到了儿女情长,还听到了世界认同。在歌声中,观众听到了山之巍巍,水之汤汤,听到了骏马秋风冀北,听到了杏花春雨江南。聆听
祖先的声音,寻找文化的基因——《中国民歌大会》带领观众一起感悟生活之美、音乐之美、自然之美、信仰之美。
据悉《中国民歌大会》第二季将于10月1日—3日、5日—9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国庆黄金档盛装启幕。在歌声中寻找文化DNA,传承民族历史。力求再次打造一档现象级文艺精品,以此向党的十九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