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中国目前是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最佳场所?

CCTV节目官网-CCTV-2 对话 来源:央视网2018年06月19日 16:30 A-A+

0年代中国有一部非常著名的电视剧叫《北京人在纽约》,它反映的就是那个时候的中国人,纷纷去美国寻找“美国梦”的故事。所以,中国从80年代开始,有很多人出去找寻梦想,如今,他们回来了,他们是否实现了最初的梦想?眼前的自己,是否是他们曾经设计的未来?海归最大的成就感是什么?
中国目前是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最佳场所?

京东集团副总裁周伯文认为,出国都是为了一个想法,而自己的想法能不能坚持下来,后面的坚持也很重要,他当时出国的想法就是说是为了求知,是为了把语义理解和计算机的推理计算能力结合在一起,能不能做出一些对人类有重大影响的这种新的系统、新的能力的事情。“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开始看到的人工智能,确实开展有一些产业化的应用了,在这个阶段,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可以说是世界第一领先的,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包括美国。后面也是我们强大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我们的人口,还包括我们中国人民勇于创新的这种心态。中国在目前毫无疑问是一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最佳的场所,我们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场景、最大量的数据,像京东这样一个在线的电商平台,就提供了很多这样的一个环境,所以这是为什么我希望人工智能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最大的成果能在中国开花。”

我没有走偏自己的人生目标!

出国会不会走偏自己的人生目标?对这个问题,清华大学廖洪恩认为,他没有走偏自己的人生目标。“因为我自己家里面从母亲和外祖父那一条线都是从事医疗行业,所以说对这个行业还是非常感兴趣。我上大学的时候,专业是生物力学,当时我的毕业论文是研究白细胞在血管里头的运动,后来到了国外的时候,我是选择的是精密仪器系,但是从事的是医疗方面的,医用精密仪器。所以说这条路走下来,包括我回来现在从事的这个行业,微创、智能医疗,然后这个行业其实这个路还都是基本上应该是没有走偏。”

今天的自己,是不是曾经设计的未来?

出国,会奔着一个目标或想法,而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原来的想法是做一个学者,因为刘积仁是硕士、博士,又学计算机,那个时候这些专业的学者还是不多的。刘积仁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的博士,并且33岁当了教授。刘积仁自己觉得那个时候觉得他的所有都在这条路上摆好了,所以今天的结果完全是个意外。当然心里还有另外一个想法,那个时候刘积仁老是觉得做商业不是好人,心里觉得那是坏人干的事,他不能干那个事。”

田溯宁被动学习资源生态差点儿成为科学家?

亚信集团董事长田溯宁认为自己是走偏了的那个,因为当时他父母都是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所以当时的理想就是像父母一样做科学家,专业也差不多,父母是学干旱生态学,所以他最后就学资源生态。“但是当时他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觉得生态学读得非常苦恼,很迷茫,因为生态学不能定量化,总觉得越学越觉得不是科学,是个描述性的学问。结果就去美国了,到了美国之后,觉得美国的生态学也是做到顶峰了,发现整个生态学和以前认为的科学是可以预测、可以证伪的理论差距非常之大。感觉自己做一个事完全是跟现实没有什么关系,而且是看不到到底的,对于人类的进步还是国家民族的兴亡有任何相关的意义。

那时候真的感觉到,幸亏有了互联网,也幸亏认识到我搭档丁健,他是搞技术的,我们觉得还有另外一种追求可以做企业,做企业仍然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我现在回想一看,做公司是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虽然跟我过去跑偏了,但是它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业,它是推动我们国家的发展,实现你很多理想的一个平台,同时这里头有让你能耗去无穷的精力,也能够耗去你无穷的各种各样的情感,都在承载它,而且这个东西永不眠,永不停止。







860010-11140516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