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国宝知识点 之 四川博物院推荐 后蜀残石经

CCTV专区 CCTV-3综艺频道 来源:央视网2019年01月04日 15:16 A-A+

【后蜀残石经】

从后蜀广政元年(公元938年)开始,历经近两百年刻成的蜀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大规模来展示儒家经典。它与文翁石室等一起,成为古代文人眼中“蜀学之盛冠天下”的最佳代表。

“十三经”由蜀石经起确定

保存在川博文物库房里的蜀石经残片,每块几十厘米大小。历经1000多年,残碑上的文字需要凑近了才能辨识。然而这几块不起眼的石头,却成为四川博物院公认的镇馆之宝。舒大刚介绍,正是这几块石碑残片,得以用实物的形式,证明历史上备受尊崇的蜀石经的确存在过。

从春秋战国时开始,古人就习惯把经典著作刻在石头上以便永久保留。“书之竹帛,镂之金石”,广泛存在于佛经、儒经等经典的记载和传播之中,而这些刻了文字的石碑,就是“石经”。舒大刚说,中国历史上有7次大的刻经,其中一次便是后蜀广政元年开始镂刻的蜀石经。因为这套石刻共刻录了儒家13部经典,又称为“蜀刻十三经”。

1000多年前的五代十国,华夏大地战乱频繁,偏居西南的四川,成为相对平静的一方乐土。后蜀广政元年,为弘扬儒家经典,蜀相毋昭裔开始主持石经的篆刻。蜀中著名的书法家张德昭、孙逢吉等手写上石,再遍邀能工巧匠凿刻,直到180多年以后,儒家的《周礼》《论语》《孝经》《易经》《公羊传》《礼记》等13部经典全部被刻于1000余块石碑之上。舒大刚说,从此开始,儒家经典文献的总数正式确立为十三经,“所以,中国儒学经典体系的基本格局,完全可以说由蜀石经起确定。”

刻录洋洋洒洒十三部经典的石碑,被后蜀立于蜀郡最高学府文翁石室。除了立体展示,还广泛拓印流传。更值得一提的是,蜀石经还首次在典籍之外,将注释同时刻于石碑之上,方便公众阅读理解。

这是中国历代石经刻录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也因此被学者誉为“冠天下而垂无穷”的壮举。

石经残片千年后现身

被史学家记录“其石千数、左廊右庑、蔚然大观”的蜀石经,刻成后吸引着读书人、收藏家、金石爱好者等纷纷前往瞻仰,还以拓印本形式影响着学界。然而南宋之后,很快不见于任何著录。

舒大刚说,这极可能是南宋末年(公元1279年),蒙古铁骑进入成都造成了破坏。“在元朝和明代,没有任何关于石经的记录,唯有明代曾记录内府收藏过蜀石经的拓片。”曾经蔚然壮观的蜀石经,究竟被破坏到何种程度?还是被藏于什么地方?由此成谜。

抗战期间,成都为躲避日机轰炸,疏散民众,将老南门城墙处拓宽。在拆毁南城墙时,无意中发现了数十块石碑残片。经考古和历史学家辨认,确定为蜀石经残片。这也是南宋之后,蜀石经首次重新亮相。而四川博物院馆藏的蜀石经,就来自此次施工。

“它首次以实物形式,让今人能够一睹千年前蜀石经的风采。”舒大刚说,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刻经,除了唐代的开成石经和清代的乾隆石经还基本保存完好以外,其余均只有极少数残石和拓片存世,因此这些蜀石经实物残片,弥足珍贵。

即使是残片,仍能看出石经的书法秀美。“它既有贞观遗风,其楷书相比唐代开成石经,却更为精美。”舒大刚说。清代学者、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也曾赞叹:书法深严近率更,卷终字数见专精。如何不著谁人笔,输与张扬后世名。此外,即使在残片之上,也可看出蜀石经“经注并行,相映生辉”的镌刻形态。

蜀石经究竟有多受尊崇?川博工作人员透露,在川博保存的几份蜀石经拓片中,可以看到一枚“东宫书”的印章,由此可见即使其拓片,在历代皇家也被奉为珍宝。

在《巴蜀全书》的修订中,专家们查到了宋代拓印的蜀石经《周礼》《左传》等多部儒家经典。此外,国内几家博物馆、图书馆和个人收藏爱好者也存有不少拓片。“我们希望未来能把蜀石经完整恢复,让这个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文物,能够重放异彩。”舒大刚说。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