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的冷知识,
你知道多少?
《好汉歌》唱:
“大河向东流”,
但中国偏偏就有一条倒淌河,
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
刘禹锡有诗:
“九曲黄河万里沙”,
但近几年黄河泥沙含量锐减,
悄然出现了变清的态势。
水滋养万物,
也创造奇景。
《绿水青山看中国》第一期,
带您一起感受“绿水”的魅力。
一展河图,纵览烟波浩淼
被誉为中国十大名画之二的《清明上河图》与《千里江山图》,不仅技法独绝,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长!
(清明上河图局部)
(千里江山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长5.2米,《千里江山图》全长达11.9米!但有一幅画作,不仅超越了这两幅名作的长度,其中蕴藏的地理智慧与现实意义,更是它们无可比拟!
它就是《运河全图》。
《运河全图》长16米,篇幅惊人。虽说是地图却如同匠心独运的画作,采用了写实的绘画技法,图上的景物栩栩如生。此外,它还采用多种矿物质为颜料,据说能千年不褪色。
那么,没有高科技的支持,古人是怎样完成如此复杂的地图测绘工作呢?节目中,中国社科院民族所的副研究员王耀,将为您详细解答~
曲径通幽,惊闯险关奇道
1987年,中国探险队首次进行黄河探险漂流,最终有7人不幸遇难。此后,黄河上游的河道便被漂流探险者称作“死亡之道”。
作为探险爱好者的李华灿,对黄河漂流一直心怀憧憬,但“死亡之道”笼罩的阴霾迟迟未散去,很多人都对李华灿说:“去黄河漂流就是送命!”
2015年,面对非议,李华灿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探险之旅。历时234天后,他最终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黄河独漂。
在节目中,李华灿还会讲述怎样的故事?一起期待吧!
吃苦耐劳,获赞水中熊猫
如果提到和恐龙同时代生存、且存活至今的物种,你会想到什么呢?
有人说是鳄鱼↓
(图片来源网络)
有人说是蜥蜴↓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除了它们之外,还有一个物种已经存在了1亿多年了。
它就是——中华鲟。
中华鲟是目前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的鱼,还被亲切地称为“水中大熊猫”。
每年的夏秋两季,生活在长江口外浅海域的中华鲟洄游长江,历经3000多公里的溯流搏击,到长江上游产卵繁衍后代。
这段洄游之路历经18个月,在整个过程里,中华鲟不摄入任何的食物,它所消耗的脂肪完全要靠进入长江之前所储藏的能量。因此,这段旅程也被戏称为“燃脂之旅”。
长江生态环境决定了中华鲟的命运,中华鲟也成为了长江生态修复的“见证者”。
深入绿水间,
更能窥见天地的大美、生命的万象。
它给予诗人和画家灵感,
也赋予万物生命力。
2019年1月29日 19:44
CCTV-10科教频道
《绿水青山看中国》第二季
第一期《绿水》
一起纵情绿水话事识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