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总决赛临近尾声的时候,观众们在节目中听到一首十分优美的歌曲,那就是《中国诗词大会》的主题歌。这首歌先有词,再有曲,而这首歌的歌词创作者正是《中国诗词大会》的策划人之一、1-5季的点评嘉宾康震老师。
今天小编在这里为大家送上《中国诗词大会》主题歌《千秋我唱》,请大家欣赏。
2020年2月9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圆满结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作为节目的学术顾问及现场点评嘉宾,从2016年的第一季一直陪伴着观众走到了第五季。
用歌曲传播中华文化 意义非凡
康震老师被网友称为是一个被诗词“耽误”的“画家”,被画画“耽误”的“主持人”,今年又多了一个身份——《中国诗词大会》主题歌《千秋我唱》的歌词作者。
作为五季节目的直接创作者和参与者,康震老师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感情,也有很多难忘的经历和深刻的触动。今年正值《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康震老师便创作了《千秋我唱》的歌词。
《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
在我们的印象中,歌词创作与诗词创作有些类似,也许很漫长,就像王立群老师在今年第六期开场说的“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也许是灵感乍现,就像蒙曼老师说的“下笔如有神”。而这首歌词的创作有点类似于后者,但又不全是。
康震老师介绍说,这首歌并不是“做出来”或“想出来”的,而是一种内心真情实感的表达,希望把中国的诗词文学都融入进去,所以写到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写到了“英雄”“江月”“星辉”等,通过这些不同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世界四大古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没有断代,源远流长;古往今来,有多少诗词歌赋,精美华章,让明月如玉,让乡愁如醉,让春山空翠,让江河奔雷。这些都给了康震老师歌词创作的灵感动力和想象的空间。
他说,这首歌的创作过程很快,从一开始写这词的时候,主要是想到了两点,一个是,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五千年文明当中的一个代表,中国文学自发端也已有三千年的历史,这也就是歌词开头“五千年文明,三千年诗章”的表述;其次,《中国诗词大会》正在做的就是文明传承,诗词就是中华文明传承的一种载体。这不就是“千秋我唱”吗?而且,这里的“千秋”不单单指千年,还有千秋万代的意思,中华文明能够源远流长,正是因为一代代人的传承与发扬。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
所以,他写下了“千遍万遍我们吟唱着诗与梦想”。
他说,我们为什么千百年来不能忘却这些诗词、这些诗人,也不能忘却诗人的那些时代呢?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我们不停地回首、回首、再回首,回首“千遍万遍”,是为了能更好地向前走。我们中华文明几千年,没有像其他的文明一样断流,而是源远流长、越流越壮大,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文明生命力的所在。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
他在歌词中写到“柔情万种却又那么倔强”,是因为想到了女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作品。李清照的婉约词作,写少女时光的、写爱情的、写婚姻的,让我们感受到她柔情万种、情深意长,但李清照又确实是个非常倔强、非常有个性的女词人,她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他想用这句歌词来体现中华文化柔韧坚强的特点。中国文化本身是含蓄、内敛的,中国文学抒情性很强,但中国人其实又很倔强、有个性。所以,“柔情万种却又那么倔强”是想概括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两个特点,一方面坚毅如钢,但另一方面又是情深意长。
他写到“那是你的渔火,也是我的月光”,“那是你的完美,也是我的想象”,他要向诗词致敬、向诗人们致敬,向那些诞生诗人的辉煌时代致敬。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
我们现在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所以叫“伟大复兴”,就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和伟大的振兴。他说,“我前段时间看一个英国教授讲中国文化,讲得非常好,我很认同。他说在中国人的心目当中并不存在一个朝代消亡文化也随之消亡的概念,恰恰相反,一朝一代只不过是中国文化的守护者,朝代虽亡文明长存。所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从不存在中华文明衰落的问题,只是每一朝每一代有不同的人守护而已。因此,中国人认为,文化只不过是再一次回到了昌盛时期,而不是重新生长起来的。而我们的理想,就是再一次恢复中国文化的荣光、再一次实现文化的复兴与壮大。”
身体力行传播古典诗词 责任在肩
虽然多重身份加身,但康震老师始终称自己为“教书匠”。
他认为任何一种学问的核心是研究的纵深,这是基础;但是学问还要走向社会,走向大众,走向当代文化的建设。中华传统文化只有跟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跟社会结合在一起,它才拥有了持续不断的、永恒的生命力。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
所以,这些年来,康震老师一直身体力行,在做好大学教师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通过各种途径,把古典诗词、古代文化推向社会、推向民众,而《中国诗词大会》无疑是最好、最大的舞台。
对于刚刚结束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他觉得第五季最大的一个变动就是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大众,比如有个题型叫《身临其境》。而这个题型就是他提出来的。因为他始终觉得,大家不能只坐在演播室里出题,而应该在祖国的山川大地上去出题,用现在说法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不就是行万里路吗?事实证明,这个环节还是很受大家欢迎的。
康震老师在剑门关拍摄“身临其境”题目
康震老师在庐山拍摄“身临其境”题目
他觉得主持人龙洋非常年轻非常富有朝气,虽然她可能在经验方面还需要积累,但他觉得“江山代有才人出”,只有一代一代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节目,才能让这个节目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对于被观众和网友持续关注的绘画线索题,他对自己也提升了一个难度,以前都是一幅画猜一道题,这很简单,但是他觉得这样很割裂,如果能够把这几幅画联系在一起,最后画完之后组成一幅完整的画卷,这对观众来讲更具有审美享受。在本季,他多次画了三幅有关联的“一张”大画。
用诗词表达“抗疫”决心 责无旁贷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播出正值全国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际,康震老师从大年初一开始,每天抄录一首诗词,给大家加油打劲。
他抄录毛主席的诗词比较多。因为毛主席擅长写古典诗词,同时具有时代特征,有鲜明的人格魅力,大气磅礴,志存高远,情深义厚,很适合抗击疫情,也很适合为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白衣战士们加油鼓劲。比如《送瘟神》:“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表达了战胜瘟神的决心,这首诗本来就是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战胜血吸虫病的精神标识,用在现在抗击疫情,非常恰当!还有《满江红》:“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等等。
他以颜真卿的《劝学诗》寄语青少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说,虽然现在是特殊时期外出不便,但也是聚精会神读书的好时光。同学们在注意身体健康的同时,也需多补充精神食粮。容颜、装饰的美丽永远无法替代自身的内在美,只有“腹有诗书”才能修得“气自华”的美,现在年轻多读书,将来老大方不悔。
展望《中国诗词大会》未来 满怀期待
康震老师对《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提出了自己的展望和期待。
他说,希望诗词大会可以打破藩篱,打破既有比赛模式,可以更加凸显节目与观众的互动,与观众有更直接的关系,达到选手在电视节目里做什么观众就可以在节目外做同样的事情。这是其一,即增强节目的互动性、趣味性,达到与年轻人互动,掌握年轻人的特点。第二,可以考虑通过先进科技,把诗词大会的舞台搬到群众当中去。第三,充分调动融媒体,形成媒体间的共振和共鸣,可以做到“铺天盖地”、“贯彻始终”,发挥更大影响力,让节目、让诗词文化在群众中扎根,只有根扎得更深,才能够更加地枝繁叶茂。
康震老师在黄鹤楼作画
让我们共同期待微笑面对的春天,期待从容自信的诗意生活的回归,也期待明年的《中国诗词大会》,“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康震老师专访作者:刘书会、胡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