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90岁高龄的她仍在“战斗”

CCTV专区 视界 来源:央视网2022年03月24日 09:00 A-A+


“今天状态不错,来,我扶你坐起来。”

“能遇到您真的太幸运了。您看您都90岁了,还扶我这个74岁的人,我太感动了……”

一袭白衣,满头银发,现已90岁高龄的马玙教授,正在为病人诊治。

有人不理解,问她为何都这把年纪了,还要坚持出诊时,马玙教授便拿出了一张照片,是她与一名患者的合影。58年前被她治愈过的患者再次找到她,表达感激之情,照片旁边写有几行字:“从您身上见到了从医者需具备的品质,‘佛心,仙技’。”这是那名患者引用某位老教授的话。在马玙教授看来,医生有好心是基本,但更重要的是技术,得给人家把病治好。作为大夫,最大的获得感来自病人的肯定,这是最高奖赏。

时间回溯到60年前,那时的中国开始出现结核病大流行,几乎每60人当中就有一位结核病患者,防治任务艰巨。而在不同类型的结核病中,肺结核空洞患者的死亡率极高,因为一旦出现空洞,细菌就更加容易滋生,同时药物也更难起到效果。

那时的马玙还是中央结核病研究所的一名医生,看着很多患者每天不停地咳痰、咳血,身体每况愈下,自己却束手无策,她心急如焚。于是马玙和同事们开始潜心研究,最终发明了“定向肺导管”治疗方法。医生可在X射线辅助下,将导管从鼻腔插到气管内,通过导管直接给肺部空洞注射药物。由于条件有限,医生没有防护,所以手术时医生一定会受到辐射伤害,“很多同事透视做多了,回头一查白血球就剩两三千了,白细胞一低,浑身就没劲。但可能我体质比较好,做再多也没事,白细胞也没下去,好像命中注定我可以做更多的手术。”

在马玙眼中,患者永远是第一位的。当年结核病治疗手段极其有限,只要能够找到一个有效的救治方法就意味着会有一大批患者的生命被挽救。那时的马玙一个上午就能给二三十个病人进行手术,甚至有时夜里四五点钟爬起来接着做手术。

农村普查时,山区的老乡出行不便,马玙便和同事一起背着小型的X光机到山区给乡亲们照透视。看到有个老乡拿到药后,掏出很多鸡蛋去换钱,马玙于心不忍,就跟同事商量,帮困难的病人把所需医药费都付了。

不用切除肺部空洞就能治愈,这给所有肺结核空洞患者带来了希望。终于,马玙研制的“定向肺导管”技术将肺结核空洞治愈率提高了70%,让许多肺结核空洞病人重获新生。在当时,这是一个创举,但马玙并不满足于此,因为她看到还有很多人深受病痛的折磨。

1980年,马玙以访问者的身份到美国进修,对于这次机会她格外珍惜,她拒绝了所有假期,立志要把这两年当成三年干。有人问她:“你这么努力是不是想让教授喜欢你,好留在美国?”她回答:“我从来没想过要留在美国,我努力是因为结核病在中国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责任重大。”

回国后,马玙建立了一个属于结核内科的实验室,开展结核分枝杆菌、血清学、免疫学诊断等研究,为结核病治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多年来,马玙先后发表中英文论文190余篇,参加19部专著的撰写工作,培养了多名硕博研究生,很多已经成为全国各大医院结核专业领域的骨干和科学带头人。

从医67年,马玙始终站在世界结核病研究的前沿。如今,即使德高望重,荣誉加身,她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

冬天看诊时,听诊器很凉,马玙就先用手把听诊器捂热了再给病人看病。她常常强调,结核病人很容易受到歧视,我们做医生的一定要以平等的视角看待他们,要从内心理解病人的痛苦。

曾经有一位患者,由于病情无法明确诊断,马玙建议先观察一段时间,但两三个月后,患者一直没来,马玙便主动打电话通知患者回医院复诊。由于治疗及时,患者肺部的肿瘤得到有效治疗。对于患者的感激,马玙表示这是大夫的责任,医学是科学,但医学更是“人学”,病人永远需要温暖。

“别看我90岁了,我的精力依然特别充沛,要让我退休的话,我觉得可惜,真的有点舍不得脱掉这件白大褂……”每当谈到年龄这个问题,马玙总会拿出曹操的那篇《龟虽寿》,饶有兴致地念出她最喜欢的那一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参考资料:《闪亮的名字》《生活圈》等。